82.6%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
毕业季临近,一年一度的“春招”也已接近尾声。大多数应届毕业生都将迎来人生中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。面对第一份工作,有的人心怀期待,也有人充满顾虑。
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,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47.9%的受访者第一份工作“专业不对口”,82.6%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,44.9%的受访者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薪资,33.9%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,一定要入对行。
受访者中,00后占1.1%,90后占23.8%,80后占51.4%,70后占17.6%,60后占4.9%,50后占1.1%。
47.9%受访者的第一份工作“专业不对口”
王青(化名)今年上大四,在北京某二本院校读金融学专业。今年2月考研失败后,王青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找工作“大军”。“大多数金融专业的对口岗位,对学历的要求都是研究生起步,有些甚至要求本科、研究生均在985、211院校就读。”在专业对口的范围内没能找到合适工作的王青,扩大了找工作的范围,“只要有资格投简历,都会试试看”。最终,王青找到了某互联网公司财经板块的运营岗位。
调查中,47.9%的受访者第一份工作“专业不对口”,44.3%的受访者“专业对口”,7.9%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。
张扬曾就读于北京某高校化学专业,春季研究生毕业后,到了某化学研究所工作。对于第一份工作,张扬觉得很满意。“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化学相关专业,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现在都派上了用场”。此外,张扬还表示,研究所的工作相对单纯,工作环境比较舒适。
而王青觉得,一份工作很难用“满意”或“不满意”进行单方面评价。“每个人都想找到好工作,但不可能完全如意。所以我们最后选择的工作,往往是自己可选范围内相对满意的那一个”。
调查显示,51.9%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表示满意,17.7%的受访者不满意,30.4%的受访者觉得一般。
44.9%受访者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薪资
调查中,82.6%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,其中24.1%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。
“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‘起跑线’。”深圳某互联网公司HR董晨康表示,在筛选简历时,如果求职者非应届毕业生,其工作经历往往比学历更受关注。“学历只能提供一个人的基础信息,是保障能力的一条底线;而工作经历却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水准和潜力”。董晨康坦言,如果求职者曾在规模大、发展快、知名度高的公司工作,则容易受到更多的青睐。相反,如果求职者曾经工作的公司较小,HR会进一步了解其任职期间具体的工作成果,“也可能直接淘汰”。
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高哲锋(化名)目前是一名公务员。入职时,他想要先工作3~5年,再尝试换工作,丰富自己的经历。可当他提出辞职的想法时,却遭到了家人的普遍反对。“父母觉得,现在的工作既体面又稳定,盲目辞职属于‘没事找事’”。
面对第一份工作,毕业生心中都怀有不少期待。数据显示,薪资(44.9%)、职位(40.1%)和工作环境(36.6%)是受访者最在意的影响因素。其他因素依次有:能否让自身成长(35.4%)、公司和单位的名气(32.1%)、是否有晋升机会(27.2%)、自己对工作是否感兴趣(26.9%)、工作城市(26.8%)、能否解决户口(18.2%)、工作地与住所的距离(17.6%)、团队活力(14.3%)、工作的自由度(12.7%)、工作伙伴的水平(12.4%)和亲戚朋友的建议和态度(7.7%)等。
“看各种招聘广告时,最先关注的始终是薪水。”王青觉得,无论工作环境、工作压力怎样,“高薪酬”的工作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。
董晨康则觉得,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,不必把“挣大钱”作为第一要务,应该更多地关注工作对自身成长的帮助。“工作收益不能只靠钱来衡量。有些岗位或许薪水并不算高,但却能让你学到宝贵的实操经验,在行业内积累人脉。这些都是比‘高薪水’更加长远的收益”。
44.6%受访者觉得应该“骑驴找马”,33.9%受访者认为一定要入对行
找工作时,张扬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投递简历、联系单位。“一般参加校内招聘的单位,用人需求相对较大。校招也自动过滤掉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竞争者,所以应聘成功的概率会变高”。
对于寻找工作的渠道,50.7%的受访者通常选择人才招聘市场,45.7%的受访者选择在线招聘网站或App,44.2%的受访者通过朋友熟人介绍,32.1%的受访者参加校园招聘。其他渠道还有: 公司网站(18.3%)、微博微信(12.0%)、线下实体中介(9.1%)和实习(6.0%)等。
张扬觉得,第一份工作的“起点”高低并不重要,但“方向”尽量不要出错。“至少应该想清楚自己打算朝哪个方向发展,哪怕起点不高,也能逐步积累”。
高哲峰则认为,应该在入职前适当了解公司单位的层级架构,找一份晋升渠道相对顺畅的工作。“相比于常年待在大公司的基层,能在小公司里一展身手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”。
对于第一份工作,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。调查中,44.6%的受访者觉得应该“骑驴找马”,先找到一个,再考虑换更好的;33.9%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,一定要入对行;29.0%的受访者觉得应该“一步到位”,第一份工作就要找到满意的;22.3%的受访者表示要顺其自然;22.0%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很关键,一定要找到“大舞台”;15.6%的受访者表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,小一点的公司反而更容易“出头”。
“无论什么工作,都应该摆正心态,一步一个脚印。”董晨康建议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们,不要好高骛远,努力在现有的岗位上作出成绩。“比起职位头衔和公司背景,你自己真正作出的工作成绩,才是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”。
受访者中,27.8%的人工作10年以上,30.8%的人工作5~10年,22.9%的人工作3~5年,12.1%的人工作1~3年,3.3%的人为应届毕业生,1.9%的人尚未毕业
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,对2004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47.9%的受访者第一份工作“专业不对口”,82.6%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,44.9%的受访者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薪资,33.9%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,一定要入对行。
受访者中,00后占1.1%,90后占23.8%,80后占51.4%,70后占17.6%,60后占4.9%,50后占1.1%。
47.9%受访者的第一份工作“专业不对口”
王青(化名)今年上大四,在北京某二本院校读金融学专业。今年2月考研失败后,王青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找工作“大军”。“大多数金融专业的对口岗位,对学历的要求都是研究生起步,有些甚至要求本科、研究生均在985、211院校就读。”在专业对口的范围内没能找到合适工作的王青,扩大了找工作的范围,“只要有资格投简历,都会试试看”。最终,王青找到了某互联网公司财经板块的运营岗位。
调查中,47.9%的受访者第一份工作“专业不对口”,44.3%的受访者“专业对口”,7.9%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。
张扬曾就读于北京某高校化学专业,春季研究生毕业后,到了某化学研究所工作。对于第一份工作,张扬觉得很满意。“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都是化学相关专业,很多以前学到的知识现在都派上了用场”。此外,张扬还表示,研究所的工作相对单纯,工作环境比较舒适。
而王青觉得,一份工作很难用“满意”或“不满意”进行单方面评价。“每个人都想找到好工作,但不可能完全如意。所以我们最后选择的工作,往往是自己可选范围内相对满意的那一个”。
调查显示,51.9%的受访者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表示满意,17.7%的受访者不满意,30.4%的受访者觉得一般。
44.9%受访者找第一份工作时最看重薪资
调查中,82.6%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,其中24.1%的受访者认为非常重要。
“第一份工作是职业生涯的‘起跑线’。”深圳某互联网公司HR董晨康表示,在筛选简历时,如果求职者非应届毕业生,其工作经历往往比学历更受关注。“学历只能提供一个人的基础信息,是保障能力的一条底线;而工作经历却更能体现出一个人真正的水准和潜力”。董晨康坦言,如果求职者曾在规模大、发展快、知名度高的公司工作,则容易受到更多的青睐。相反,如果求职者曾经工作的公司较小,HR会进一步了解其任职期间具体的工作成果,“也可能直接淘汰”。
已经参加工作3年的高哲锋(化名)目前是一名公务员。入职时,他想要先工作3~5年,再尝试换工作,丰富自己的经历。可当他提出辞职的想法时,却遭到了家人的普遍反对。“父母觉得,现在的工作既体面又稳定,盲目辞职属于‘没事找事’”。
面对第一份工作,毕业生心中都怀有不少期待。数据显示,薪资(44.9%)、职位(40.1%)和工作环境(36.6%)是受访者最在意的影响因素。其他因素依次有:能否让自身成长(35.4%)、公司和单位的名气(32.1%)、是否有晋升机会(27.2%)、自己对工作是否感兴趣(26.9%)、工作城市(26.8%)、能否解决户口(18.2%)、工作地与住所的距离(17.6%)、团队活力(14.3%)、工作的自由度(12.7%)、工作伙伴的水平(12.4%)和亲戚朋友的建议和态度(7.7%)等。
“看各种招聘广告时,最先关注的始终是薪水。”王青觉得,无论工作环境、工作压力怎样,“高薪酬”的工作都具有足够的吸引力。
董晨康则觉得,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,不必把“挣大钱”作为第一要务,应该更多地关注工作对自身成长的帮助。“工作收益不能只靠钱来衡量。有些岗位或许薪水并不算高,但却能让你学到宝贵的实操经验,在行业内积累人脉。这些都是比‘高薪水’更加长远的收益”。
44.6%受访者觉得应该“骑驴找马”,33.9%受访者认为一定要入对行
找工作时,张扬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投递简历、联系单位。“一般参加校内招聘的单位,用人需求相对较大。校招也自动过滤掉了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竞争者,所以应聘成功的概率会变高”。
对于寻找工作的渠道,50.7%的受访者通常选择人才招聘市场,45.7%的受访者选择在线招聘网站或App,44.2%的受访者通过朋友熟人介绍,32.1%的受访者参加校园招聘。其他渠道还有: 公司网站(18.3%)、微博微信(12.0%)、线下实体中介(9.1%)和实习(6.0%)等。
张扬觉得,第一份工作的“起点”高低并不重要,但“方向”尽量不要出错。“至少应该想清楚自己打算朝哪个方向发展,哪怕起点不高,也能逐步积累”。
高哲峰则认为,应该在入职前适当了解公司单位的层级架构,找一份晋升渠道相对顺畅的工作。“相比于常年待在大公司的基层,能在小公司里一展身手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”。
对于第一份工作,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态度。调查中,44.6%的受访者觉得应该“骑驴找马”,先找到一个,再考虑换更好的;33.9%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,一定要入对行;29.0%的受访者觉得应该“一步到位”,第一份工作就要找到满意的;22.3%的受访者表示要顺其自然;22.0%的受访者认为平台很关键,一定要找到“大舞台”;15.6%的受访者表示宁做鸡头不做凤尾,小一点的公司反而更容易“出头”。
“无论什么工作,都应该摆正心态,一步一个脚印。”董晨康建议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们,不要好高骛远,努力在现有的岗位上作出成绩。“比起职位头衔和公司背景,你自己真正作出的工作成绩,才是个人能力的最好证明”。
受访者中,27.8%的人工作10年以上,30.8%的人工作5~10年,22.9%的人工作3~5年,12.1%的人工作1~3年,3.3%的人为应届毕业生,1.9%的人尚未毕业
下一条:
布兰森对职场人三大忠告